气的不得了。
那种发自肺腑的尊敬和客气,粮道衙门的人是能体会得到的,以致出门在外都是腰杆笔直,倍有荣焉。
娄老师忙道他们是来谘询米贴事宜的。
「那你们去东边第二间值房,里面的人会告诉你们的。」
周朝山笑着点头,径去「接待」新来的群众。
也不知赵大人为何喜欢把百姓称为群众的。
几次开会都对他们强调群众无小事。
这边娄老师陪着总督大人去了那办理米贴的办公室,进去发现里面有两个书办在办公,不等他们上前询问,其中一书办就起身热情接待。
从头到尾脸上笑容不绝。
谘询结束,那书办竟拿出一张表格让几人「打分」,说十分最高,一分最低。
「分数越高,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分数越低,则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那样我们就要改进,争取下回让几位非常满意。」
总督大人给了娄老师一个眼神,娄老师立即在这表上填上拾字,意思非常满意。
原以为这样就行了,未想那书办又要娄老师留下工作单位丶地址联系方式,说回头上面会抽查回访,确保打分真实有效。
总之,听的总督大人目瞪口呆,怎麽也想不到那赵有禄竟能想到这些约束属吏的手段来。
别说,效果很好。
搁从前百姓到衙门办事,第一步先递门包,第二步再递纸笔费,交两次钱后才能给办事。办事过程中百姓也都是跟受气小媳妇似的在那粗气都不敢喘,一切都由书办小吏说了算。
现在,真正做到官民一家亲,光这个办事态度就值得学习。
若天下所有衙门都如江安粮道衙门这般做事,百姓再苦他也不会怨官府,如此,又怎麽可能受那白莲邪教蛊惑与朝廷为敌呢。
下意识的,总督大人便想将粮道衙门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用以整顿两江地界越来越坏的吏治。
出来后,总督大人又被值房门口边上挂的小木牌吸引住。
木牌上没写什麽字,就贴了五朵看着好像笑脸似的小标签。
再看其它值房,有贴三朵的,有贴四朵的。
还有一间一朵没贴。
不禁觉得奇怪,好奇过去一探究竟,人还未走近,就听里面有人在训斥:「道台大人再三要求微笑服务群众,你们为何不照此办理?
你们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