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越思越觉有理。
连表面文章都不做的官员能好到哪里去?
「走,进去看看。」
大开眼界的总督大人当先迈入粮道衙门,未及到各处细看,耳畔便传来一声亲切的声音:「几位是来办事的麽,若是办事,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在下。若是参观,各位请便,只请各位莫要打扰本衙正常工作。」
「工作?」
总督大人正诧异「工作」是什麽意思时,一小吏模样的年轻人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胸前赫然挂着一块书有「导办员」字样的胸牌。
「你是?」
总督大人盯着对方胸牌一头雾水。
那年轻人见怪不怪道:「在下本衙典史周朝山,也是今日本衙当值导办员,几位若是办事的话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如此可以询问在下,在下必将为几位一一指点,省得几位跑来跑去的。」
「噢,」
娄老师恍然大悟,继而上前低声道:「不知导办门包多少?」
「门包?」
周朝山赶紧摇头,「本衙赵大人上任之初便定下不得收受门包规矩,在下若收取几位门包,明日几位怕是就看不到在下了。」
不要钱?
娄老师和总督大人对视一眼,俱是吃惊。
须知门包陋规乃朝廷允许官员的合法进项,莫说四品道台,就是二品抚台丶一品中堂这门包也是照收不诲的。
那富裕地方的县令有的门包一年能收上万两,穷县一年也能有千两。
这钱,收着一点都不烫手。
未想,赵有禄竟连这不烫手的钱都不拿,当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如今这大清,不收钱的官员屈指可数啊。
纵是总督大人都做不到。
「几位是?」
大门又有人过来,周朝山只得催问一句,若几人不是办事的话他得去招呼新来的人。
没办法,新来的赵大人定的规矩太多,他们这帮属吏要不照规矩做的话,轻则罚钱,重则革除。
为了饭碗,大夥只能先忍着。
不过那赵大人有一点好,就是虽然这不准那不准的,却给衙门直属机构大小办事人员涨了三成工资。
虽说涨的这三成工资比他们平日收取的好处少得多,但毕竟是「合法」收入,拿着心安。
而且经赵大人这麽一折腾,别说,粮道衙门倒成了江宁百姓口中的好衙门,连带着对粮道衙门的人都是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