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
「也就是说,全国有一半的货,都是从这条线向南北散发。」
这是基本的地理常识,长三角对于全国工商业的地位不言而喻。
但郑宇村还是有点摸不到头脑。
乍听之下,仿佛还是老生常谈的长江航运问题。
问题是快递业务要的是时效,这恰恰是航运的一大缺陷,
「你搞小船快跑重视长江没问题,关键是你这个要结合顺风的业务看,
就有些不解渴了。」
陈晨继续用手指在桌子上比划。
「所以我想在长江上放几条船,不为货运,就为收发货,当集散中心。
1
郑宇村表情更抽象了:「不为货运?」
「是啊,船太慢了,指望它做运输,卫筱得赔死,但船可以当做集散中心。」
「周边城市的快递,都拉到港口直接分抹,然后上船。」
「船上都是无人机,就以双尾蝎为例。」
「从长江出发,南北基本上都是2000公里以内,恰好航程够。」
「如果我在江上摆上足够多的船只,像地铁一样形成班次。」
「无人机的起降就再也不需要机场了。」
说到这儿,郑宇村心中突然形成了画面。
无人机的痛点在机场台上。
但凡使用机场,就必须要掏高额的维护成本,不能做到无限飞。
所以陈晨就想解决机场的问题。
在长江上形成固定的航运班次,像传送带一样来回往复。
南来北往的飞机可以选择就近目的地的船只进行起降。
船运是横向坐标,飞机是纵向坐标。
来回往复,高频率的起飞降落。
便可以钩织出一张遍布全国的大网。
一横一竖,只要合理的安排班次,还真有点永动机的意思。
现在的快递,不管多牛逼,多无人化,还是需要快递集散中心不管快递集散中心在哪里,怎麽着都会浪费时间,南辕北辙,只是浪费的距离长短而已。
一旦长江变成机场,变成陈晨所谓的集散中心。
那麽快递运行的路程中再也没有任何一段路是多馀的了。
快递小哥收完快递,直接从营业部发往江上的航运船进行分抹,然后上不同的飞机。
飞机直达目的地,其中节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