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量能还在,
无论在什麽场合提起来,后辈都得抱拳拱手遥拜。
在他脸上拉屎,陈晨还真想不出谁这麽有种?
老爷子报喜不报丧,连连摆手:「没啥,我们开玩笑的。小陈你怎麽这麽早就过来了。」
「卫总不是过生日吗?」
「三天后啊,来这麽早,你是想当主人是吧?」卫鸯阴阳怪气道。
老爷子瞪了一眼女儿,转过头笑道:「来早了好,就在这待着陪陪我,咱爷俩下下棋也好。」
陈晨抿了下嘴,半响后犹豫道:「下棋可以,咱能不能加点彩头。」
「什麽?」
山店「小心肝说的没错,你是出门不捡钱就算丢啊。」
老爷子微微一笑。
卫鸯在一旁忍不住了:「您还笑啊,这是彩头吗?这是身家。」
「你说,我听听一下子。」卫中军宠溺的摆手。
陈晨已经做好了一份企划书,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自已对于顺风海运的认识和理解。
老爷子拿出眼镜,罕见的严谨,仔细的审查企划书上的每一个字。
他发现陈晨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企划书的前几章仔细论证了全球海运的市场周期,以及国际海运巨头的市场份额,数据很详实,基本上反应了海运的行业情况。
「你做了这麽多市场调查,想必是有想法吧?
2
「有一点,海运这块太卷了,市场都在拼运力,都在拼大船,再加上周期属性,赚钱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老爷子点点头:「嗯,这也是我们顺风没想把海运做起来的原因,要的资源太大,做起来也不一定卷的过现成的巨头。」
海运百分之80%的市场都握在八家巨头手里。
其中货柜的供需格局最好,蛋糕也最香。
所以大玩家们纷纷在船型和运力上发力。
动不动就是二十万吨的大船,普遍能装两万多TEU。
船的容量大了,造船的价格水涨船高。
于是场内的门票也在逐渐提高。
造不起大船?
不好意思!
禁止入场内卷!
老爷子当年也动过试一试的心态,可是可算成本之后觉得划不来。
造一艘大船动辄十几个亿,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而海运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