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降水和泥沙,千万年来冲击形成了滨海的浅滩泻湖。
本来那么要害的地方,又是波河河口,本该成为地中海北岸最大的河海转运港,就因为泥沙淤浅用不了,太可惜了。
所以威尼斯人在离岸几十里的地方,找浅滩沙洲,一边疏浚航道,一边把深的地方挖上来的泥沙堆到本来就浅的地方,再加上大树木材打桩立框架、周遭堆上大石头砌边沿,中间填沙,形成了离岸深水港市。
诸葛亮跟着李素学了那么多年科学知识,又有了那么多年大搞基建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规划资历、跟罗马名匠们的沟通切磋、中西合璧。
所以历史上威尼斯人在中世纪能做成的事情,诸葛亮真要做当然也能做。
最后,诸葛亮的规划就是在易水河口东南方、黄河河口正北方、如今211年还是浅滩沙洲、而几百年后会被冲积泥沙堆成陆地的地方,暂时造一个离岸几十里的深水港,把整个黄河与海河流域的大船航运都带动起来,强化北方商贸经济和转运。
后来,这个被诸葛亮选址的位置,其实就是后世的津门市了,只不过当时后世的津门主城区、滨海区这些地方还在海底,是被诸葛亮提前挖深堆浅人工加速堆出来了。
数百年后,这片土地被黄河海河后续带来的泥沙,重新堆得跟大陆连成了一体,看似诸葛亮这番操作有点白费。
但不能因为后来的天然地质成长,就否认这几百年里、北方黄河海河沿岸人民在这两条大河的河海转运改善中得到的民生好处。
津门市这块地方,也因此成为了后来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浅海泻湖淤滩造城”案例。
虽然大汉后来也没那么多工夫去远征欧洲,欧洲的历史也大变了。不过数百年后,当西方世界得知东方有人这样造“大河淤沙河口深水港城市”的成功经验后,欧洲人也因为这个蝴蝶效应,提前了数百年建造了威尼斯,被称为“罗马最后的明珠”。
但后世历史学家都说,所谓罗马最后的明珠威尼斯,是抄袭剽窃借鉴了汉人的先进文明经验,津门也不再是“东方威尼斯”,而是威尼斯以“西方津门”自居并引以为傲。
诸葛亮也多了一个称呼,被认定为“津门之父”,毕竟这个城市是诸葛亮的天马行空规划、才提前了数百年看似从海里凭空长出来的。
修建的过程中,诸葛亮还没劳民伤财,只是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