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入真理的时候,大家都是,你的心是如,他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心中没有相分,过程会有相,但是到结果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这个是根本智契入真如时候的相貌是无相。但是根本智以后第二刹那引生的后得智,所谓的证得依他起性,这个时候变相观空,仍名变带。
\n
所以我们在通达位的时候通达两个真理——第一个见到了真见道,第二个相见道,相见道是属于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方便,它还是有相。
\n
你看龟山灵祐禅师,他有一天组织结夏安居,九旬的用功,最后一天临走的时候大家跟他告假,他跟大家讲一段开示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说你们告假,你是东去回到自己的场所,东去西去,但是最重要的安住处你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这是你真实的归依处、大安乐处。我们翻遍佛陀的清净的话语,佛陀没有讲这句话:不如到无万里无寸草处去;但是它的义理跟佛的义理相符合。龟山灵祐禅师怎么能够讲出这样的相出来呢?这就是他的后得智。
\n
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只有***,没有所谓的道,那么刚开始我们是怎么办?带相观空,文以载道,从文字的思惟观察,去慢慢慢慢地趋向道。但是当我们跟道相应的时候,也可以从道里面创造文字出来,你也可以创造文字出来广摄方便。德山“棒”、临济“喝”;你问德山祖师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打你一棒,他用打的方式来开导佛法;你问临济祖师说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诃责你?那么不管打不管诃责,他就有办法把你的妄想消灭,让你悟入真理,这个都叫相见道。既然是相,每一个祖师的方便都有所不同。
\n
通达位的相状,他自己受用的真见道是离相,那个不能跟别人分享,但是他从真见道出来的时候,他所应用的依他起性,所谓的后得智。观察众生的根机,安立不同的方便,那就是变相了,他会显现各式各样的相,或者是摄受的相,或者折服的相,各式各样的相,这叫通达位。
\n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其相云何?
\n
通达位我们讲过,通达位只有在初地的初心。就是你刚刚证得初地的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