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你本身能够释放的仓库一定是中性的。如果当异熟识的心识是善的,那么你就不能变现恶法了。如果你这个体性是恶的,就不能变现善的。所以身为异熟一定是要中立,要能够变现果报的这个心识本身一定是无记性。所以第六意识它有善恶,不能够做异熟识,不能做异熟识,佛陀在十二因缘清楚的说到识缘名色,那么这样子识缘名色是不能建立的,心识创造一个身心世界,这个心识不是第六意识,只好说是第八识。
\n
所以从异熟的功能也可以清楚的知道,一定有一个第八识的存在来负责把业力转成果报。
\n
第三个、三界趣生体
\n
这就是说在三界六趣的生命当中,它有一个依止的自体,比如我们今天说一个人,有时候你去外面工作,去外面读书,但是你迟早要回到这个家,这个家就是你的依止处。那么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我们一期的生命,这个身心世界也要有一个自体,怎么知道三界有个自体的?大乘论师说,比如你出家修行以后,你努力的持戒,努力地拜忏修福;持戒修福、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照讲你现在的资粮应该不只是做人而已,应该到天上去,那是一个天上的资粮,你如果把你这十几年来的用功的这些业力,你去看经典的对照,起码是诸天的果报,但是你还是一个人,那这个因果怎么建立呢?
\n
就表示你这个人的果报有一个自体在执持,果报还没有结束,你今生十几年的修行的业力先保存着,因为这一期的果报还有一个自体,这个自体还没有消灭,那么这个自体就是第八识了。如果没有第八识,你起善念,你就应该马上变成天上果报,你起恶念从天上果报又马上变成地狱果报,你这个果报应该今天明天马上变化了,但是你今天起善念恶念你还是个人,表示你这个果报,他有一个自体,他的能量还没有释放出来,还没有释放完。
\n
就像电池的能量还没有消耗完,所以在三界的果报当中,它有一个自体在,这个自体的能量没有释放完之前,你这个果报要把它受尽,那么这个自体就是第八识。为什么不能说第六识?因为身为三界果报的自体,它必须要普遍性,普遍三界九地。第六识不普遍,在无想定的时候,这个无想天就没有第六意识。无想天没有第六意识,那无想天的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