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证得。
\n
佛陀在《大乘阿毗达摩经》上说:无始时来,这个时间很长,没有开始。这个时间从一个无始劫以来有一个界,这个界就是一个种子,或者是善的种子,或者是恶的种子,或者是有漏的种子,或者是无漏的种子,无始劫来有各式各样的种子。另外“一切法”,这一切的现行的果法,前面是一个因种,这个是有现行。或者是色法,或者天的色法、人的色法、三恶道的色法,乃至于有它的心法——善心、恶心,就是有些色心的这些现行的果法。这些界和一切现行果法“等依”,所依止。就是说有一个法,它是无始劫来的种子和现行所依止。
\n
“由此”,这个此就是这一个心识。由于这个心识的成立,所以在这个法界当中就有诸趣的流转,以及涅槃的证得。说无量劫来有一个明了心识,它摄藏无量无边的有漏种子、无漏种子,它变现各式各样的色心的果报,所以讲它是一切的种子和现行所依止处。由于这样的因缘,所以说才有诸趣的流转,才有涅槃的证得。
\n
当然这个地方,佛陀所说的依止,跟外道所说的这个“我”不一样。因为外道说的这个我是常一主宰的;佛法说这个阿赖耶识为一切种子、现行所依止,它是刹那刹那地受熏而变化,所以这一点也是不一样。
\n
这个地方我们再讲一下。说这个染污的因果、清净的因果,有第八识的建立才能够更加得圆满。这个染污的因果,其实我们看《成唯识论》一大段,你有空可以把这一段读一读,就是这个建立第八识。大乘的论师之所以很认真地去辨证第八识存在,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说如果只是站在这个诸趣的流转,那安不安立第八识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小乘的学者他不相信有第八识,修我空、法空观,他也能够超越三界,可以的。
\n
但是对涅槃的思想就有差别了,说你不安立第八识有什么过失呢?只有前六识,这个人的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以后,第六意识从他的一个禅定和智慧摄持的时候,慢慢慢慢到临命终的时候,他这个五蕴的身心前一刹那灭,下一刹那就入了无生了,就是“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的境界。在《大毗婆沙论》上说,这个人的生命体就入了灰身泯智的境界。灰身,这个色身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