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洞口的东西搬到另外一个洞口,傍晚再把它搬回去。我生命就做这件事情,做完以后就去吃饭,吃完就睡觉,睡完觉再搬东西,生命就是这样子嘛。很明显地你做转轮圣王那个时候你所认知的“我”,跟现在蚂蚁这个“我”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现在的执著这个“我”是没有生灭,那这样子跟生死轮回刚好相违背嘛。
\n
怎么说呢?因为“常如虚空,非苦所恼,何为厌舍求趣涅槃。故彼所言,常为自害。”而我们这个“我”是就像虚空一样,是恒常住、不变异的,这个房子有破坏,虚空不能破坏。既然是这样子,这些苦恼的果报不能恼害你。因为如果说我是常一不变的,那么苦恼的果报也不能恼害你,快乐的果报业不能使令快乐。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厌舍求趣涅槃呢?
\n
所以我们凡夫所说的我,反而不能建立生死轮回,反而不能够成立求趣涅槃。因为这个我是如此的恒常住不变异,他怎么会去厌舍生死的苦、求趣涅槃的安乐呢?既然他是恒常住、不变异,快乐和痛苦不能恼害他。所以反倒是我们认为我是常一主宰,反而不能建立四圣谛。以下就开显正义。
\n
然有情类,身心相续,烦恼业力,轮回诸趣,厌患苦故,求趣涅槃。
\n
有情众生是怎么轮转呢?“身心相续,烦恼业力,轮回诸趣。”有情众生一期的身心是相续的。他可能是一个转轮圣王的身心,身相也庄严,内心也充满了自信,有广大的志向;他也可能是一只蚂蚁,身相卑贱,内心苦恼。不管怎么样,这个身心在一期的生命当中会相续。因为烦恼业力的缘故,轮回诸趣。说这个人为什么会轮回生死呢?不是上帝创造的,就是我们内心阿赖耶识当中,累积了烦恼,累积了罪业——有漏的业力,由烦恼业力的力量使令我们轮回诸趣。那么这有情众生轮回当中遇到了佛法,遇到佛法以后知道这个生命是苦恼的,太苦恼了。一下子到天上、一下子到三恶道,一下子三恶道、一下子天上,这样的变化生死疲劳。他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觉悟,“厌患苦故,求趣涅槃”,对三界的苦恼的果报开始厌患了、厌恶了,求趣涅槃。
\n
换句话说,由于内心的迷惑而轮回诸趣,也由于内心的觉悟而求趣涅槃,就是那一念心识。一念的迷而变成了苦集二道,在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