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徧计所执的空。这个空性的安立是相空,为什么呢?“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徧计所执性,是我们对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捏造了一个常一的我相法相。就好像说,我们今天看到绳子,然后我们心中出现一个蛇的影像,这个蛇的影像是体相非有。不管是这个蛇的这个体,他的体当然是一个血肉之躯,或者是蛇的相貌,都是不存在。所以就着徧计所执性来说,它那个空是空掉他的体性跟他的相状,是完全的不存在,这个徧计所执的空是相无性,这样安立起来。我们看第二个:
\n
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
\n
依他起性,他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就是我们过去造了什么业力,我们今生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身心世界,这种是一种如幻有。“托众缘生”,托众多的杂染的清净的业力所生,但是我们不能说它是有自性。所以第二个生无性它所破斥的不是它的相状,是破斥它的一个体性,“生无性”。
\n
我们不要认为它是自性生,它是因缘生,自性空。所以在依他起性上所安立的空跟徧计所执性所安立的空是不一样,徧计所执性佛陀安立的空是体相皆空的,而依他起性的空是空掉他的一个自性执而已,这些如梦如幻的这些功能作用,我们应该是要保存下来的。虽然是如幻有,但是我们应该要承认,生死的杂染法的确是有它一个苦恼的相状跟作用,而涅槃的清净法,也实际是有它的寂静安乐的作用,这样的相貌作用不应该说是空,应该要把它建立起来。
\n
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性”——谓此胜义,由远离前徧计所执我法性故,假名无性,非谓全无胜义性也。
\n
圆成实性,当然圆成实性是一个无为的道理,他是宇宙间的一个法尔存在的真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但是佛陀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他害怕我们对这个道理产生执取。比如说,我们上次讲过公案,说一个禅师,他问一个善知识说,说常住真心在坏劫大火生起的时候坏吗?善知识说会坏的,善知识所说的常住真心会坏,是指着这个禅师心中对这个真理产生一个执取,它把这个真理,捏造出一个无形无相,像虚空一样的相貌,而这样子正式落入徧计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