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前面是约自体的角度,也是依止的角度;这个两点约量果。我们也先是看自证分。说这个我们去量一个布当然要有智慧当判断当量果。当然这个智慧要依止人,所以这两个都是属于体能证知的体。但是这个智慧要生起作用,它还压着这个尺,这个尺有刻度,我们从读这个刻度才能够把这个布的真实的尺寸读出来。所以这个还要假藉这个见分来当能量,您有智慧没错,但是没有刻度您也读不出这个尺寸出来,这个布是所量。从这个譬喻我们也可知道这个它们之间能所量跟量果的关系。
\n
再看第三个譬喻这是个蜗牛的譬喻。
\n
说是这个自证分是一个头,头当然是要依止壳,这两个是依止的是内的体性,这个头它生起对外境的一个了别的时候,它突然间同时生起两个触角,这个触角一个是能缘,一个是所缘,那这是外的作用。这个譬喻也可以了解四分的差别。那有关这个外道小乘跟大乘唯的三种我们也把它做一个说明,看下面这个表:
\n
唯识
\n
小乘
\n
外道
\n
三量
\n
相分
\n
境
\n
境
\n
所量
\n
见分
\n
根
\n
识
\n
能量
\n
自证分
\n
识
\n
神我
\n
量果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