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个在《维摩诘经》上有一段维摩诘居士对迦叶尊者的开示,他说: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污泥乃生此花,二乘人经常想入灭尽定,乃至于入偏空涅槃,都是没有第六意识的想。就是说您在这个无想当中是一个高原陆地,当然内心非常清净,但是不生莲花,您很难生大悲心的,而这个大悲心是成佛的根本。卑湿污泥乃生此花,您一定是要让您的心识这个想生起,思惟苦谛,然后对思惟众生的苦您才能够生大悲心去怜悯一切有情,才能够积集广大的功德成就佛道。
\n
所以这个地方倒是值得注意,就是说我们在经典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这的确是真的。但是诸佛正徧知海,也是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意思是说从唯识的角度,这个想本身有杂染性的,也有清净性的。就是说我们今天随顺了世间的名言,我们生起了错误的思想,引生了烦恼。但是我们这个想也可以随顺于佛法的教授,而生起清净的名言,生起大悲心,生菩提心的。所以唯识是讲转识成智,它的态度不是把第六意识给消灭掉,不是这个态度。它应该是要假藉第六意识的思想来觉悟生命的真相,要生起内心的一个觉悟,而不是把这个想消灭掉了。应该是这样子的。我们看戊四的总结。
\n
戊四、结示
\n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
\n
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n
“三能变相”——指八识自证分。“所变二分”——即相分、见分。相见俱依自证而起,故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
\n
“三能变相”是八识的自证分,内在的体性,这个异熟思量了境,这三个心识有一个内在体性。“所变二分”是见分跟相分,是外在的作用。相见俱依自证而起,而自证分是相见二分的依止。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这个补充讲表第十五,把这个识的四分说明一下:
\n
附表十五——识有四分
\n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八识的心王跟心所都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