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第二个他有正见,他能够开导您正法,虽然他没有禅定、他也没有成就圣道,他的心思还是散乱,但是他就有资格引导您,他就可以把他的经验传授给您,这个善知识就值得我们长时间的依止,这个是讲到疑师。
\n
第三个疑自,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有些人是这样,对自己说:我是业障凡夫、我怎么敢带业往生呢?当然这东西,我们就应该从缘起性空的角度说,从我们这一念心本身就受熏,就是说您不断的用什么法熏习,您的身心就会不断的变化,不思议心,它就会不思议变。您过去的业障深重是因为您用染法去熏习,您现在用清净的法来熏习,您自然就会改变。所以对自己这一念心的能力不要怀疑,因为它是无自性的,这个是讲到疑惑的三个相貌:“疑师”、“疑法”、“疑自”。第六个:
\n
不正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
\n
这个不正见,当然刚开始它一定是愚痴,它一定是对谛理的迷暗,但是迷暗他却没有去依止善知识,来作正确的引导。他自己依止自己的妄想去颠倒推求,经过长时间的推求,他也产生一种智慧,但是他这智慧是一种染慧,一个染污颠倒的智慧为它的体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当然您这种错误的知见,就会引生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当然是给我们痛苦的果报——招苦。
\n
前面的烦恼叫做五钝使,不正见叫五利使。就是说前面的烦恼所造的罪业,它的过失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它使令我们堕落的力量是比较钝,而不正见所带动的业是比较勐利的,对堕落是比较勐利的叫五利使。我们也把不正见简单的解释一下,因为这也是很大的过失。
\n
不正见有五个不正见,第一个是“萨伽耶见”。“萨伽耶”翻成中文叫“积聚”,这个积聚主要是就着五蕴当中执着有一个我,又叫“身见”、又叫“我见”,但是我们一般叫萨伽耶见,事实上就是身见跟我见。这个“萨伽耶见”跟“补特伽罗我见”不一样。补特伽罗是数取趣,是说流转的当中有一个我,那是约着一个执识的,就是相对的前生,您认为这个生命的变化当中执着有一个我,这个是补特伽罗我见;而萨伽耶见是约着今生,是横向的、是单单用今生,您就着今生的五蕴当中执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