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还有很多很多的过失。您为什么会生起慢呢?因为您都没有想到您的过失,所以我们应该要像印光大师所说的:“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观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就是说我们经常想到自己很多的过失,您不敢生起慢心,您经常想到别人很多功德,您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所不足呀!自己还差很多,这是一个方法,当然,这个也不能想的太厉害,太厉害就变成自卑感。
\n
所以说,对治法门还是要有根本法门。修无我观是最好的,这个无我观就是说,不管您功德再大,总之,在整个五蕴身心当中没有一个我。没有我,您就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没有对立就没有高举,所以您功德再大,您不容易起慢。那当然是最根本的方法,修无我观是最根本的方法。在对治上,您可以多思维自己的过失,这个很容易就可以思维的出来,也可以对治慢。第五个:
\n
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n
这个疑惑对于谛理、或者是因果的谛理、或者是空性的谛理,犹豫不决。犹豫不决不是说完全不相信,他是犹豫,是说这个生命真的是有轨则吗?善业真的会招感可乐果报,罪业招感不可乐果报是真的吗?他没有说完全否定,但是他也没有完全的相信,就是犹豫。这样子的过失,“能障不疑,善品为业”,障碍我们这个不疑的善根跟种种善业的生起。
\n
这个疑惑,在天台智者大师的《小止观》讲到有三个疑惑:
\n
第一个是疑法,对于我们所修的法门产生疑惑。譬如净土法门,它的修行是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当然,它的忆念是信愿持名,他一定要以信心来忆念,所以您一开始在修本尊相应,您要先思维名号的功德。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有疑惑,我们会认为说这一句佛号,这么短的一个声音,它就能够使令我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是吗?它就能够在我临命终的时后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是吗?这个时候对名号的功德生起疑惑——疑法!当然这个疑惑就有障碍了,就生起障碍,第一个是疑法。
\n
第二个是疑师,对于你的师长的能力产生怀疑,您怀疑您的师长真正能够引导您修学佛法,你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