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的理解。您为什么会理解呢?理解的心所当然不是自然生起的,就是由念、定、慧——止观的力量的栽培薰修而生起的。这个止观的次第,我们应该先修习念力,就是我们刚开始要选择一个所缘的境界,或者是佛号,或者是呼吸,对于所缘境呢?心于所缘数数忆念,就是一次一次的去忆念所缘境界,使令所缘境能明记不忘,从念力的增长广大到定,这时候对所缘境能够专注不散,不再散乱了,心中就破除了昏沉跟掉举,使令这念心能够明净而住,在这明了寂静之中就生起了观察智慧、抉择,抉择生命的真相。
\n
这个抉择当然很多,佛法的观当然很多很多,但是大方向来说,主要的观察就是要观察这个,大方向就是要观察这个流转门和还灭门,这两个门一定是要好好观察。也就是说,在流转之中的快乐叫五欲的快乐,我们每一个有情都想离苦得乐,还灭门的快乐是圣道的快乐,这当中有什么差别?在《瑜伽师地论》中讲这个五欲乐和圣道乐讲到有十五个差别,我讲出其中最主要的三个,详细的话大家。去看本地分,它讲到十五种差别。我讲其中的三个差别:
\n
第一个差别就是障碍和非障碍的差别。我们在五欲的境界里面,这念心在五欲的境界活动,会产生一种乐受,我们在佛堂当中拜佛念佛、诵经,心中也会产生乐受。这两个乐受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呢?障碍和非障碍的差别,就是您在五欲境界里面的活动,也会产生乐受。这种乐受有三种障碍:
\n
第一个烦恼会障碍您,就是您在五欲的境界裹活动,有贪、瞋、痴、慢的烦恼,烦恼是一个扰动相,这个所有的快乐一定要依止一个寂静的心情,所以烦恼的出现它障碍了您的安乐,不像我们在佛堂当中的安乐是寂静的,那完全没障碍的,所以您选择在五欲当中去追求这个乐受,这个乐受本身有烦恼障碍。
\n
第二个罪障,烦恼的增长它就容易造罪,这罪业的本身就是属于粗重性的,一个不安稳性,一种不安的,这种粗重不安稳性,它也障碍您的安乐,虽然您有乐受,但是这个乐受当中有障碍,有罪业会障碍您。
\n
第三个报障,老、病、死,您选择在这个流转当中去受用乐受,它就会有老、有病、有死亡的这三个法出现。您老病现前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