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间断。这个俱生的就是说,乃至在我们的睡觉当中,我们睡觉的时候假设不做梦,我们的心识非常微细,但是我们也会执着在那个心识的当中,有一个自我存在。说这个外道的无想定,他这个第六意识不活动,内心寂静,心静犹如大海,但是他认为那个寂静的心中有一个我,我很寂静,这个就是俱生的,那这个非常微细的。行相微细,无有间断。因为第七意识没有间断,所以他的功能就没有间断。
\n
这个是讲到这个我执、法执的种类,有两种,分别跟俱生。再看它的过患:
\n
(三)过患
\n
我执——烦恼障——障大涅槃
\n
法执——所知障——障大菩提
\n
我执的过患是引生烦恼障,障碍大涅槃;法执是引生所知障,障碍大菩提。
\n
我们认为有一个自我,就会引生一种对立的一个相貌,就创造很多的贪瞋痴的烦恼。它就发动了烦恼障。当然这个障,从出世间来说是障碍涅槃。事实上也障碍世间的功德。这个障是障碍很多,障碍所有的善法,都是跟我执有关系。这个我们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一点消息:这个秦朝,你看这个秦王朝,秦朝是第一个中国统一的一个国家。但是秦始皇他统一了天下以后,没有好好地把国家治理好,让大家休息,因为中国经过了春秋战国长时间的战乱,大家的心情是想要休息。但秦始皇他筑长城、开运河、横征暴敛,老百姓是受不了了,所以各路的英雄就逐鹿中原,开始去作乱。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刘邦跟项羽这两个,楚汉相争。
\n
这个项羽他是出生贵族,刘邦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一个平民。秦始皇他出巡的时候,项羽他看过秦始皇,刘邦也在出巡的时候,亲眼看到秦始皇。他们两个就讲了一句话,项羽说,项羽在秦始皇出巡的时候看到以后他说,彼可取而代也,说这个秦始皇我可以取代你,彼可取而代也。刘邦他也说: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大丈夫就应该要像你这样子,这样子的一个有所作为。当然我们讲万法唯识,我们从一个人的讲话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命运。这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一个有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