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即三倍井深加十二尺;后将绳四折入井、绳长一尺,同理可知绳长为四倍井深及余长,即四倍井深加四尺。绳长相等,三倍井深加十二尺等于四倍井深再加四尺,左右一减,可知井深八尺。既然知道井深八尺,绳长也就不难计算,三十六尺。”
\n
“……”赵祯听得云里雾里,取来那本小册子看了眼答案,眼中闪过一抹奇色。
\n
“朕再问你,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步能追及?”
\n
见桌上已有纸笔,赵旸提笔写了一串赵祯与王守规看不懂的字符,很快就答道:“二百五十步。”
\n
赵祯啧啧称奇,接着又问了几题,赵旸皆算出了准确答案。
\n
眼见赵旸眼眉轻挑,一副自得之色,赵祯虽心中欢喜,却也忍不住笑骂道:“你小子还算还有点小用。”
\n
“其实还是这题简单。”
\n
作怪一番后的赵旸收敛了些,毕竟他也有自知之明,他好奇问道:“这题哪来的?”
\n
从旁王守规解释道:“小郎君不知,此题出自之前在我大宋参与经筵时的一名契丹使者之手,说是给众人解乏逗闷,实则为令我大宋筵师出丑,所幸我大宋的筵师不辱使命,未令那契丹使者得逞。……不过,即便是阁中筵师,也远不如小郎君算得这般快。”
\n
“契丹?辽国?”
\n
“是。”王守规点点头,随即笑谓赵祯道:“官家,若他日契丹使者再来为难,不如请小郎君出面,必能令契丹使者铩羽而归。”
\n
“唔,赵旸,你可有信心?”
\n
“试试吧。”赵旸想了想,还是没打包票。
\n
见这小子答得如此保守,赵祯反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