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里的年轻士兵,他们的影子都藏在这云雾里,随着风来风去。
\n
下山时遇到个背着画板的姑娘,帆布包上别着枚校徽:南方美术学院。“我在画消失的村落。”她举起画板给他们看,上面是片被绿色覆盖的废墟,“我奶奶说,这里原来有个很大的晒谷场,端午节会跳竹竿舞。”
\n
陈石头忽然指着画角落:“这里原来有棵老樟树,树干要三个人合抱。”他的指尖在画纸上轻轻点着,“我小时候在树上掏过鸟窝,我妈就在树下织毛衣。”
\n
姑娘的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把他们说的都记了下来。暮色降临时,她的画板上已经多出了老樟树的轮廓,树影里还藏着个小小的纺车。“等画展的时候,我把画寄给你们。”她收拾画具时,发梢沾着的草籽落在张婆婆的蓝布衫上,“就寄到溪边的木屋。”
\n
夜里下起了小雨。杜小月躺在阁楼听着雨声,忽然听见楼下传来低低的啜泣。她悄悄扒着楼梯缝往下看,张婆婆正对着那架纺车抹眼泪,手里捏着件没织完的羊毛衫,银白的线在昏黄的油灯下闪着光。
\n
山谷回声
\n
离开木屋的那天,张婆婆往杜小月背包里塞了包炒南瓜子。“沿着溪水走到头,就是青溪镇。”老人替她紧了紧背包带,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镇上的李裁缝会修鞋,把你的虎头鞋补补,还能穿很久。”
\n
陈石头送她到溪口。晨雾在水面上浮动,把他的影子泡得发虚。“这个你拿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个铁皮哨子,表面的镀镍已经磨掉大半,“遇到危险就吹,我在崖上能听见。”
\n
杜小月走了很久,溪水渐渐变成宽阔的河流。岸边开始出现零星的房屋,白墙在绿树间闪着光。有孩子在河边放纸船,彩色的船帆在风里摇摇晃晃,像群找不到家的蝴蝶。
\n
她在渡口的石阶上坐下,摸出陈石头给的哨子。阳光晒得金属发烫,哨孔里还留着他指尖的温度。卖茶水的大娘递来碗凉茶,粗瓷碗上印着褪色的红牡丹。“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