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鼓面和鼓身各有三道比较宽的主要晕圈,由云雷纹丶希纹丶鹭鸟纹等纹饰组成,这种花纹极为繁琐的铜器,生苗熟苗都无法自制。
「谢大司马教诲。」梁梦龙明白了此战的关键,用战争论去解释的话,这铜鼓是人心所在,就是敌人抵抗意志的具现,大军开进,重要的就是把这些鼓拿走,杀掉贼酋死硬,没有鼓,这些贼人就无法聚集,播州之战才可以彻底平定。
「兵部有实物,你去看看再前往四川。」曾省吾平九丝一共得了九十三面铜鼓,其中最好的一面送到了内帑宝库,兵部有三面诸葛铜鼓,梁梦龙有了实物参考,就不会放过了。
这都是曾省吾当年平九丝的经验,都传授给了梁梦龙。
朱翊钧在廷议之后,留下了元辅张居正,次辅凌云翼和大将军戚继光,一起到了通和宫御书房议事,主要还是议论平定播州戎事。
「此战真的不需要派京营锐卒前往四川吗?」朱翊钧询问戚继光的意见,西南二十四万汉军,八路并进,朱翊钧生怕互相掣肘,反而闹出笑话来。
京营锐卒压阵,就是闹出笑话,也有兜底的手段。
「陛下,派了反而适得其反,臣以为不必。」戚继光给了明确的答案,他知道陛下不通军务,这麽想非常正常。
戚继光详细解释了下为何会适得其反,派了京营前往四川,京营和地方汉军,不是一个指挥系统,更加难以协调,争功就成为了必然,反倒是制造一大堆不必要的麻烦。
戚继光面色复杂的说道:「若是三个月就打完了,也还好,一旦经年累月,京营锐卒恐怕会和地方汉军打起来,等同于朝廷军队左手打右手,反而给杨应龙看了笑话去。」
「会打起来?」朱翊钧极为惊讶的说道。
「会。」戚继光摇头说道:「一定会。」
「入朝平倭,大明京营三万,就和辽东军四万,发生过冲突,而且不止一次,最多的一次,京营锐卒四百人和辽东军四百人打起来,一人挨了二十军棍,彼此仍然愤愤不平。」
「这不稀奇,北宋时候,有五路伐夏,也是类似的事情发生,本来碾压之势,生生吃了败仗。」
派京营压阵看起来是兜底,其实是胡闹。
时间稍微长点,京营觉得自己是京师来的,一定会指手画脚,地方军自然不服气,就会暗中给京营下绊子,也不用平播州了,光内讧去吧。
而且这京营和地方军发生冲突,京营还会吃亏,为了不被军法处置,但凡是打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