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无血义,无上恩
张居正为首的大臣,和皇帝关于宝钞发行上,产生了分歧,这个分歧,最后以皇帝妥协继续发行宝钞告终。
分歧的表象是皇帝认为超发了,大臣们认为没有,但分歧的根本,还是宝钞的锚定物。
皇帝看货币问题只看货币本身,只看白银流入,这没问题,皇帝要对自己发行的宝钞负责;
大臣们看货币问题不看货币本身,不只是看白银,也没问题,大臣要对国朝整体发展负责。
最终朱翊钧还是向整体发展屈服了,即便是五年后,大明宝钞这颗雷真的炸了,没有足量的白银兑现宝钞,引发了信任危机,朱翊钧也做好了准备,届时,只能抢墨西哥的三大银矿群了。
再苦一苦夷人,骂名他朱翊钧这个皇帝来担!
这次廷议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就是张居正扩大了大调查的范围,本身元辅对张党清党,目的就是对大明官僚整体进行一次大清查,想搞好吏治说复杂千头万绪,说简单,其实就是新陈代谢。
一旦官场死水一潭,再好的制度,都无法执行。
这种新陈代谢,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新人换旧人,还有新思想换旧思想,还抱着过去门生故吏丶座师那套沉疴不放,就要被淘汰,换上新一代认可循吏,做得多丶升得快走得远的新官吏。
物质是思想的载体,新人换旧人,思想也就换了,慢慢的官场的风气也就变了,当然,善恶的标准都能随着时光改变,思想的对错也会改变。
或许张居正百年之后,循吏就变成错的,门生故吏就变成对了。
张居正每一次出手,都是目的性极强,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月末的这次廷议,第三个核心问题,八路齐头并进丶二十四万大军平播州,这事朝廷已经忍了一年了!要不是为了西南征东吁的大业,朱翊钧甚至不愿意给杨应龙这两次机会。
之所以要如此声势,是因为戚继光跟皇帝讲过一个博弈的基本逻辑,大象和老鼠绕圈圈,一不小心就会崴脚。
所以不要跟老鼠绕圈圈,要打,就直接打死。
廷议结束后,曾省吾离开文华殿的时候,和梁梦龙说了很久的话,梁梦龙要出发前往成都,曾省吾有着丰富的平九丝经验,反覆提醒梁梦龙,绝对不要有任何的心慈手软,如果不知道该不该做,就听刘綎将军的。
江安伯刘显丶刘綎父子,在川征战多年,这些个世袭土酋但凡有一点动作,刘綎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