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海疆命脉所系。尔等当同心戮力,秉公持正,协和万商,拓利四方。此非一府一省之务,实乃国朝千秋大计。勿负朕托,勿辱使命,共铸盛世海图!」朱翊钧用期许,对训示进行了收尾。
「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尽心做事。」姚光启和阎士选再次俯首领命。
「姚爱卿,松江府竟奢之风,可有良策?」朱翊钧询问了自己比较关切之事。
「臣愚钝,并无良策。」姚光启本身颇为俊美,脸上的伤疤破坏了所有的俊美,听到皇帝询问,他思虑了许久,没有逞强,竟奢之风,他真的束手无策。
姚光启没有给皇帝讲一堆无用的屁话,什麽兴文教丶修身养性丶人君一身,臣民表率这种看起来有道理,实则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套话。
皇帝确实是人君一身,臣民表率,陛下的节俭,连泰西的番夷都一清二楚,这丝毫不影响松江府的奢靡。
其实姚光启还真的有各办法,闭关锁国,片甲不下海,松江府立刻失去了其开海中超然地位,那竟奢之风无从谈起了。
但这是大明朝廷不能承受之痛。
姚光启面色忧虑的说道:「臣倒不是担心这些势要豪右奢靡,他们家财万贯,等闲奢靡所费,还没他们赚得多,就是再败家,家产足够他们败几辈子了。」
「臣就怕穷民苦力,未富先奢,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从众丶为了合群,买那些不是自己所能负担之货,只为一时之快。」
「臣在上海县,西城有一老妪,年满六十五,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终日不歇,夜不能寐,一日仅得三十大钱。」
「其有孽孙,年十六,全家供养读书,捉襟见肘,孽孙竟为了一方砚台,索要银钱未果,杀老妪取财。」
姚光启讲起了一个案子,上海县西城有一个以弹棉花为生的老妪,整日忙碌一天三十大钱,孙子读书,为了砚台攀比,问老妪要钱,老妪不给,孙子杀了祖母,抢了所有钱财,买了砚台。
这个案子,可谓是触目惊心,姚光启在降头案中,成为了人人尊敬的大功德士,这案子一出,姚光启立刻海捕通文,将孙子绳之以法。
可是老妪已死,这孽子父母庇护不肯诉讼孽子,但最终,凶杀案无人告诉,衙门也要管,这孽子还是被姚光启给斩首示众了。
「未富先奢为大害。」
姚光启面色有些迷茫的说道:「洋货丶皮货丶绸缎丶衣饰丶金玉丶珠宝丶参药丶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