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n
这句话,为什么有感触呢?因为我在思考叛逆期教育,思考为什么我会跟孩子吵架,而孩子又敢跟我吵架?
\n
这句话,查了查常见的理解,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n
于是,我也按个人的理解,给这句话也新注了标点符号,本意是用于反思跟孩子吵架的事儿。
\n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n
怎么理解呢?
\n
意思是,孔子可能是说:“只把自己放在上方高处、有知、智慧的角度,把别人置于下方低处、无知、愚昧的角度,则会固执己见、不易改变主张。”
\n
双方都这么想,都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不对,应该听从自己意见,就会争吵、争执。毕竟“唯”字既有“唯一、只有”的意思,也有“命令、听从服从”的意思。
\n
所以,我的问题也在“唯上知”。自己情不自禁就以“上”到地球之外的高度,去看待一个普通孩子干事情,又觉得自己出于一片苦心、一片善心,坚持己见,想方设法让孩子按我的意思去办,这是不恰当的。
\n
男孩子13岁之前活的是父母的因果,13岁之后就要活一个自己的因果。
\n
当然,孩子问题也在“唯上知”。他自己觉得这世上的事儿,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了,活的已经挺明白了。
\n
再加上从同龄人、从同龄人家庭、从身边社会、从鱼龙混杂的网络资讯、尤其从鱼目混珠的教育类书籍上,知道了代沟、潮流、知道了孩子叛逆期以及书上说父母该如何如何,他才是那个与时俱进的新青年、那个“上知”者。
\n
父母成了“下愚”,而且专家也说父母要跟孩子民主,做知心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