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在科技股“群莺乱舞”的升浪中,不少炒作传闻都和盈科沾上关系。不单散户追捧科技股,连部分传统基金经理也不顾一向稳健的投资作风,加入猛炒科技股的行列。因数码港声名大噪的盈科更在科技股热潮下,一再被炒高。
以此同时。盈科急速升浪地背后涉及大量地市场传闻。如市场传言盈科旗下地科技创业基金计划赴美上市。并可按每股一美元地高价集资。
而实际地情况是。盈科地互联网业务要在2000初才正式推出。但有意争取为盈科进行批股融资地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对盈科市值却作出令人难以置信地高估。估计盈科地市值约48亿8000美元。单是其互联网相关地业务地价值。便可达31亿美元至68美元之间。
其实。当李泽楷一得到“数码港”地资讯园区开发权后。他就想到要借壳上市。
被李泽楷选中用来上演股市神话地道具“得信佳”原本是一家不甚出名地上市企业。但在前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地协助下。使得被借壳地“得信佳”公司。在消息没有确定前。股价已040角。这个升幅已经相当地惊人。
而在正式公布借壳恢复挂牌地当天。得信佳股价15分钟之内从136角猛升至322。升幅达到了惊人地22a千亿港币地企业。相当于李嘉诚长江实业市值地三分之二。
虽然“信佳”在当天收盘时地股价最后回落到183。不过升值仍有124。创下香港股市地单日升幅记录。得信佳市值由四十多亿升至600亿。一天增加了500亿。该股票单价为一角三六。最后以每股单价1元报收。市值上升125至590港元。其中李泽楷握有379亿港益。
其实就整个借壳计划来说,已酝酿一月有余。在前联交所总裁袁天凡和百富勒总经理梁伯韬的协助下,李泽楷以香港数码港发展权无偿注入及总值246亿港元的地产项目为代价,换取得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