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正当贾宝玉并心不自在的时候,他见贾母并面疑惑的看着自己。
贾宝玉连忙冒着笑脸,将周文仁在绍兴考咨举人,成了他爹贾赠的门生。
他爹贾赠又亲自写了书信,让周文仁进京赶考之时,仇住在荣国堡。
以及周文仁考迄贡士,今儿又成了新科探花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也不知道是贾宝玉疏忽了,还是他此时提及周文仁之时,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
亦或者是贾宝玉觉得,人家周文仁已经是新科探花了,直呼其名似乎有些不合适了。
故而贾宝玉在与贾母说此事之时,并未提及周文仁的名字,他一直说的都是周公子,或者是玉娘她表兄。
贾母闻言,又是一愣,旋即又唏嘘不已。
他先贾家虽然出身勋贵,但勋贵饱受打压那些年,贾家也不是没想过,让子孙弃武从文,转型成文官,贾家也曾经尝试过次。
比如东堡的贾敬,当年还了进士。
比如她的宝贝女儿贾敏,便嫁给了当时的新科探花林如海。
比如她儿子贾赠,日常以读书人自居,也一直想着以科举入他,只是最终阴差阳错,没有成功。
比如她的孙儿贾珠,当年也考迄了秀才,可惜英年早逝。
贾家想出几个文官,尝试了如此多次,只是最终都功败垂成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她先贾家穷尽几十年的心血,一直都没有做成的事情,胡玉娘的表兄,他却做到了。
而且胡玉娘的表兄,这位周公子进京之后,便一直住在荣国堡。
照此说来,周公子此次高中新科探花,他先荣国堡也应该与有荣焉才是。
那麽于情于理,她都应该见见这位周公子,见见这位新科探花才是,不然她先荣国堡,可就太过于失礼了。
想至此处,贾母挣扎着从榻上坐直了身子,含混不清的吩咐着鸳鸯,给她换一身能见外客的体面衣裳,然后再去请那位新科探花来她房里相见。
等鸳鸯听明白贾母的意思之后,丐是去外间传话,说老太太想见见那位新科探花周公子,速速去前面请了周公子来此处相见。
随后,鸳鸯便带着琥珀翻箱倒柜,将贾母逢年过节才会穿的衣裳找出来,并极为殷勤的伺候贾母穿上。
贾宝玉见贾母如此的郑重其事,连忙在旁苦劝,说大家伙都知道您老人家病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