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徐少湖到了此时,说话还如此的吞吞吐吐,李崇面露不虞之色。
「朕已经说过了,东南世家,只要手上没有血债,只要没有直接与倭寇勾结,过往那些年海运走私得来的银钱,只要上缴国库,充作军需,朕便法外开恩,既往不咎。」
依着李崇的本意,这些东南世家,勾结倭寇,走私获利,这些年又以倭寇袭扰地方为由,频频拖欠朝廷税赋,将他们全部抄家灭族,才是他们应得的下场。
但是李崇心里明白,即便他再恨这些东南世家,也不能这麽干,至少不能如此简单粗暴的一杀了事。
他得拉一派,打一派才行。
他得拉拢其中一部分表现乖巧的世家,将那些罪大恶极,不思悔改的世家大族予以屠灭。
毕竟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李崇想要坐稳皇位,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
还得依靠这些世家大族呢!
真把这些世家大族,士林望族全给杀光了,谁来给他当官?谁来给他在当地徵收赋税,徵发役?
靠那些普通老百姓吗?
可老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又怎麽会认得田册上的田亩,帐簿上的赋税?
普及全民教育?
老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你让他们去读书,书本从哪里来?笔墨纸砚从哪里来?
你说朝廷出钱,国家供给,实行全民义务教育?
好,且不说在这个时代,以大乾的人力物力,以此时的生产力条件,能不能做到。
即便能做到,又有几个老百姓,愿意让自己家的壮劳力,脱离劳作生产,去脱产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去赌那一个鲤鱼跳龙门,希望渺茫的机会呢?
只怕还没脱产读书两三年,一家老小便都得被活活饿死。
历朝历代,能读得起书,能考上科举的,又有几个是老百姓的孩子呢?
所谓家境贫寒,划粥而食,人家说到底还是世家大族子弟,只是贫苦一些罢了。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些家境贫苦,却还能读得起书的人,都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上之人。
而那些真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丰年能吃饱饭,灾年全家不被饿死罢了。
想至此处,李崇苦笑一声,只觉好生懊恼,他低头看着徐少湖,继续说道。
「你们会稽徐家的情况,贾雨村早有奏报,虽说靠着海运走私赚了不少银子,但并未与倭寇直接勾连,只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