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小朋这样的新玩家准备入场,增程式车型的市场越来越大,价格覆盖了15万元至50万元区间,这已经不是所谓的过渡方案了,而是切切实实的主流了。
2022年,增程式车型占据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3.6%的市场份额,年均复合增长超过100%,预期到2024年,增程式车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10%以上,整体销量达到100万辆以上。
「老板你真的不去欧洲了?让我去的话行吗?」
一至六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260万辆,尉来以27.0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通过增程式的增长,也算是切入到了混合动力市场,撬动BYD在混合动力市场的份额。
每卖出去四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尉来的,这个市场份额可能在外界看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对于檀锦程来说,已经很满意了。
年销量的提升一个级别,也就意味着企业的投入必须再上一个台阶,从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间,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太友好,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实影响都是偏正面的。
三年的时间,给了企业很大的发展空间,像是他们这样的出行企业,更是需求大幅度上升,从前大家都活在安逸的环境里,各大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建也非常大。
去哪里都方便,根本无需担心出行的问题,而通过这三年,大部分人意识到有一辆车,哪怕是两轮的,对自己以及家人非常的重要,从前所谓的环保出行,也不再被刻意宣传。
没有这三年,想要普及个人出行消费观,显然不可能这麽快,眼下国内市场一切正常,出口就成了尉来接下来的重点。
新能源出口方面,国内依旧是特斯拉,上汽与尉来这三强为主,特斯拉占据着出口半壁江山,沪市超级工厂超过50%的产能用于欧洲出口。
尉来要想在出口方面有所突破,除了在欧洲地区办厂,规避10%的关税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销量提上去,尉来海外分公司,因此有一个针对于欧洲市场的5%计划。
那就是保持尉来在欧洲市场5%的市场份额,以今年欧洲地区全年250万辆销量预期来计算的话,尉来需要在欧洲地区拿下全年12.5万辆的销量。
而随着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上升,尉来要保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仅仅只依靠于现有的销售模式肯定是不行的。
尉来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再次扩大品牌在欧洲地区的影响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