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让BYD在2011年经历了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船夫哥都不得不公开承认,BYD在客户,经销商,媒体三个关系都没有处理好,也正是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BYD开始从规模导向品质导向转型。
从跨界造车的生死抉择,到经销商崩盘与品牌信任危机,再到豪赌新能源汽车,BYD的每一次转型其实都是迫不得已,无非是遇到了生存危机。
「全面停产燃油车的豪赌,远的不说,近的对BYD影响就不小啊。」
迪子的燃油车占比虽然不足2%,但部分车型毛利率高达15%,停产之后,短期来看,迪子每个月至少会减少8000万元的利润,这也是尉来不会放弃燃油车的原因。
「我们不像你们啊,虽然品牌形象重塑了,但是燃油车真的没人认。」
船夫哥一脸的无奈,BYD说是传统车企,但是这个传统二字几乎没有消费者认了,没有哪一家传统车企的燃油车销量会如此之低的。
有也有,都倒闭了。
BYD没有倒闭,除了有其他业务支撑之外,最大的就是他们对于政策的把握以及ZF方面的资源,另外他们的运气也不错,拿豪赌新能源到完全摆脱困境这事儿来说,很大部分运气也受益于「运气。」
2020年特殊事件的爆发,供应链的绞杀,BYD通过跨界自求,用生产口罩来获得国民好感度,成为全球最大口罩供应商之一,不仅仅缓解了压力,还通过销售口罩获得15亿元。
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自研IGBT晶片的量产,电池双供体系,抓住了国内新基建的机遇,在地方ZF方面,还拿下了包括深城在内多座城市的电动公交订单,商用车销量在2020年同比增长了23%。
尉来也改造了口罩生产线,不过没有船夫哥这麽激进,主要还是用于甬城周边以及老家地区的口罩供应,其他的则是通过英柯医疗来执行,在产能上没有BYD那麽的夸张。
虽也收获了不少的好感度,但是比起五菱与BYD,总要差了一些,加上尉来本身就在消费者当中口碑不错,没有与BYD这种口碑上的极致反差感。
「说起来挺羡慕你们的,今后你们的燃油车跟新能源汽车销量点比应该会是六四或者七三的样子吧,有销量有利润。」
今年尉来的总销量当中,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占比已经无限接近于五五开了,按照尉来公布的2022年度销量预期,已经确定了公司的战略格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