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总有早熟的麦子,已经满仁,已经饱满,可以食用了。
\n
当然,老袁家还是过着最难的日子,但每天好歹不那么饿了,全家没有一个水肿的。
\n
终于,全家人熬到了麦收时,全村看下来,老袁家的麦子又是一个好年成。
\n
麦收时,逃荒山西的季学信回来了,骨瘦嶙峋。
\n
老袁家的麦子还是熟得早,还是大丰收,我姥爷忙收了麦子磨了面,给邻居家还没有收麦子的送过去。
\n
我姥爷、姥姥端着一大瓢白面,来到季学信家,季学信的媳妇流着泪接过瓢就钻进厨房,几个孩子躺在床上,已经好几天没见过米粒了。
\n
季学信家一向和老袁家关系很好,季学信拉着我姥爷的手说:“还是你有点家底,还是你有办法,你在人和村还能熬过来。我一家四口,出去讨饭,哪里人家还有剩饭给咱,到处在打仗,到处兵荒马乱,许多人家就是大白天也关着门。有人说往西走能讨到饭,我们三家在一起,就往西走,可没想到的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黄泛区,那里走多远都见不到人家,哪里还能讨上吃的。我那可怜的二大爷,走到那里再也挪不动了,做在那里头一歪就咽气了,跪着求着人家,人家给了一令烂草席,卷吧卷吧,滚到沟底就埋在了那里。老王家的二小子,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去偷人家的萝卜吃,被人家抓住,打了一顿,打得流了一地的血,好歹背回家来,这还在床上躺着呢。唉,还亏了你们没有出去讨饭。”
\n
我姥姥擦着泪水说:“在家也不容易,也是一样,就是慢慢熬。”
\n
此后的许多年里,当年刚刚九岁的我老娘都清晰地记得到麦田地里摘豌豆、剪麦穗的情景,当年豌豆的美味永远留在了她的记忆里,那老袁家一大家子在一起的甜和乐、苦和累的日子,永远是我老娘难忘的话题。
\n
每年到了豌豆上市的季节,我老娘就差不多要念叨,那最先上市的绿油油水灵灵脆生生甜滋滋的豌豆,就有人买回家,煮好盛好,端给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