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海清美发店开张以后,吴海清有了葛秋燕洗头,任慧芝整理发型,于静做美容按摩,她自己再也没洗过一次头,再也没去美容店消费。
吴海清觉着叶建平说得有道理,和她不谋而合,很长时间没去于艳丽那儿,真应该去学习学习,于艳丽这个人有本事,跟她是一个层次的人,说不定还真能从那儿学到东西。
吴海清想到做到,马上去找于艳丽。于艳丽很忙,偶尔挤出时间跟吴海清聊几句,她知道吴海清是个潜在的好客户,一定不能错过。
吴海清办事喜欢拐弯抹角,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她山南海北胡说瞎聊,奉承好话把人说晕乎了,这才把想办的事说出来。这个时候,对方往往没有心理准备,早就被她的好话说的失去了防备。
这天,吴海清罗嗦了一大堆好话后,提起美容店经营的事。于艳丽说:“干美容这一行,只要别人有,我们必须要有,还要比别人好,标准高,服务细,说话甜,下手轻。要在被人的基础上超过别人,不管收费价格,服务项目,服务态度都要超过别人,让客户真真切切感受到,咱们就是她漂亮美丽的主心骨,即替她们省钱,又替她们着想。我们一定要想在前头做在前头,热情主动地引导客户消费,所以在服务上必须认真体贴细致。”
又有一天,于艳丽说:“我们现在很多项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借鉴来的,有些项目是根据客人的要求上的,这些客人的层次很高,她们往往是去过国外或者就是在国外,她们按照她们曾经享受过的服务,要求我们来完成来满足她们的标准。客人的要求就是市场的要求,怎么就能适应市场了?就是满足客户的要求嘛,就这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服务档次,扩大服务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才能立足于市场不被市场淘汰。如果干我们这一行,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话,很快就关门停业,回家喝西北风去了。一开始和我一起开店营业的,如今只剩下我一家了。为什么?就是她们的脑子没转弯儿,还是按照老套路做一开始做的项目,那怎么能行呢?客户的需求要求标准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