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璁身上绯色盘领袍洗得发白,补子里的孔雀纹磨平了半边翎毛,腰间素银带不见丝毫纹饰,只悬一方腰牌,宫中内官有时候窃窃私语,首辅这身行头,还不如六科廊的给事中鲜亮。
而严嵩同样如此,一身浆洗得发白的朴素衣衫,低调而内敛的袍服,不如低品京官鲜亮。
张璁今年五十六,严嵩今年五十。
张璁在科举上也是个传奇,弘治十一年中举,历经八次会试,于正德十六年,取得进士资格,考了整整二十四年,到了四十多岁才终于成功,单就这份毅力就令人惊叹,结果恰好遇到了藩王朱厚熜入京继位,在杨廷和集团与后朝张太后联手,把持朝纲之际,以一篇《大礼或问》,支持当时孤立无援的新君认亲生父母,震惊天下。
于是青云直上。
严嵩在科举中比起张璁要强得太多,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但由于正德朝的政治环境,他不愿意逢迎太监,便于家乡隐居苦读,拿得出手的官场资历,其实也差不多是从嘉靖朝开始。
‘严嵩!严惟中!果是大敌!’
张璁原本很敌视夏言,可此时此刻,他愈发觉得严嵩才是大敌。
同样的清廉正直,同样的刚正不阿,同样的敢对百官动刀。
关键是严嵩还没有逢迎君上的骂名,在士林中的声誉比起自己好得太多。
无论是哪个领域,当你看到一个和自己十足相似的存在时,就要升起警惕了,彼可取而代之。
当对方在某一项上超出自己,那就是绝对无法和平共处的大敌!
如今大敌严嵩率先开口:“张阁老可听说民间有一句话,叫‘头上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张璁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