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力攻辽沈不克,麾下部落民甚至有断粮之危。‘阿明’回忆往昔,想起杀父之仇,生出二心,也是自然道理。如果这时候,反心已极的‘兀儿忽太’上门劝说,二者很可能就此一拍即合。”
说到这里,高邦佐先前的“声东击西”推测就已经完全被推翻了,但他还是忍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但奴酋余威尤烈,‘阿明’必然心怀犹疑。更何况,奴酋也并非全然信任‘阿明’,不但分派两个孙子分将镶白色旗和镶红色旗,还派出四支亲信部队就近监军。两相结合,更加强势的‘阿明’强压着不让‘兀儿忽太’把自己写到信上,便是成章之理。”
说着,袁可立又举起那封信,并环视众人:“诸位试想。如果谋反事泄,这封信落到了奴酋手里,奴酋会想到‘阿明’也参与其中吗?”
“肯定不会!”袁可立语毕的时候,他的视线正好与陆文昭相接,于是陆文昭便接了茬。
毛文龙插话说道:“但如果奴酋也一并抓到了那些信使,事情也会败露吧?”
“我想,这大概就是‘阿明’的高明之处了。”袁可立看向高邦佐,“高参政先前说,这个信使是作为弃子被选出来的,这个想法我完全同意。我刚才一直疑惑于‘阿明’,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没有职务,不管兵马,甚至连汉语都不会的普通斥候过来。可一旦将他视作弃子,这一切就完全合理了。”
“这个人最大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除了是南关旧党且受恩于天朝之外再无其他特殊之处。就算被此人被抓,且供出‘阿明’。‘阿明’也可以辩称从不知情,乃至不认识这个人。但如果反过来,这个信使是‘阿明’亲信,或者受过‘阿明’的特殊恩惠,那么‘阿明’就很难自辩自证了。”袁可立顿了一下,下定结论道:
“所以我以为,‘阿明’和‘兀儿忽太’虽有共谋,但并不完全齐心。‘阿明’应该还处在进则掠地,退则举义的两可之态!”
“袁监护不愧为天下第一理官!”高邦佐完全不为自己的推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