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尚且无缘得见,”袁可立摆出一脸遗憾的样子,“我们过山海关城的时候,看见了一座挂着日月银行招牌的三层小楼,只是还没有开张。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惠公公已经决定在关口那边开设一家新的支行了。现在想来,那家新的支行应该也跟这个银票税的政策有关才是。”
“想必是了。”马宪典眼神一动,微微地点了点脑袋。
“熊经略,”袁可立转身望向熊廷弼,“辽东的税收很高吗?”
“究竟多少我不记得了,反正很不少就是,”熊廷弼已经跟马宪典讲过一次,这会儿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讳言的意思。“大来,十几万两来着?”
袁可立一惊。全国有七个直属于户部的钞关,但去年一年,只有位于苏州的浒墅钞关的税入超过了十万两。
“我得想想。”略作思考后,袁应泰报了一串堪称详细的数字出来:“目前,我们在锦州,海州,以及辽阳都设了直属于巡抚衙门的税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一整年。这三个税关,一共征了十二万八千六百五十二两九钱七分三厘银子的商税。”目下,地方衙门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自设税卡算是普遍现象了。
“如果再加上各地卫所的入城税和门铺税,那么去年全辽的总税收则高达十九万七千三百九十一两九钱二分三厘银子。如果与往年的账目进行对比,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高收入了。这些银子都充了公用,每一笔流入流出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着,袁应泰还下意识地瞥了陆文昭一眼。
“快二十万了?这么多!”袁可立被吓了一跳。
这笔税收何止是前所未有,简直是冠绝全国。如果将整个辽东的银税算作一个整体,那么去年一年,辽东地方的税收甚至接近全国七大钞关总和税入的一半。
“百物腾贵,税收要是不高才有问题呢,”袁应泰笑着耸了耸肩,语气里听不出半分喜悦,“有赖于远超关内的粮价,以及被高粮价哄抬起来的各种物价。现在辽东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