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于是,沈阳巡按孙传庭亲自对包括他在内的六个有类似情况的逃还辽民,走了作保登记的简化程序。具体来讲,就是苏庆迎作为保人在册上签字,签过字,苏庆远就地释放恢复自由。
一家人团聚之后,大哥苏庆远接受了二哥苏庆迎的提议,到别地参军。这样,三弟苏庆遥和苏家老娘就可以再次作为军士家眷“随军安置”。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对此,辽东官府也是心知肚明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利用这个“政策漏洞”。反正,新募辽兵只会被派遣到最前线的几个地方,家眷也无非是随着他们一起,到一个新地方落户。家属改置一次,就意味着这户人家又多了一个参军的男丁。
由此,苏庆遥和苏家老娘就跟着苏庆远被安置到了威宁营下。威宁营是辽阳的东部屏障,奴贼想要自东向西进攻辽阳,就必须先拔除威宁。从这一点上讲,威宁的地位和沈阳是相似的,但苏家人仍旧为这一改置而感到高兴。因为相较于沈阳,威宁的所在地带更狭窄。
奴贼的轻骑可以绕开沈镇袭掠周边村寨,却很难绕开威宁直驱后方。所以威宁本身虽然不怎么安全,但威宁的近后方却比沈阳的近后方要安全得多。至少,在威宁被袭破之前,驻在威宁近后方的人可以少些提心吊胆。
可是天意难违,人算终究不如天算。一阵骤起无备的寒风之后,苏家老娘旧病复发,亟需银两买药。正此时,威宁总兵侯世禄不甘寂寞,开出厚饷成立“狩猎营”,公开征募敢于深入敌境的勇夫。苏庆远看上了那保底二两,外派三两,另有人头功赏,战死抚恤加倍的待遇。
他报名参加了,于是就死了。变成了七十两银子。
————————
黄昏已昏,日暮沉沦。天边的最后一抹余焰在城头的一声炮响之后彻底堕入地平。
奴贼撤了,但城里城外没人为此欢呼。
永宁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