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太监魏朝的拱卫下出现了众人的面前。
在考官及考生的注视下,头戴玄色弁冠、身着绛色纱袍的皇帝,缓缓走到并落座于金柱之间,高台之巅的龙椅上。而两位司礼太监则在须弥座下面对众人站定。
内阁首揆方从哲率先迈出步子,进入皇极殿来到须弥座下的案台前站定,其他考官和殿试考生也随着他的步伐来到了皇极殿内。
待最后脚步声在回荡中消弭,礼部尚书徐光启出列,将捧了大半天的敕谕放置于案。放下策题后,徐光启回到官员队列。这时,两位司礼太监也左右移步,来到官员队伍的两侧面对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内阁首揆方从哲领头,率领殿内所有人齐声高呼,行五拜三叩大礼,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平身。”皇帝的声音不悲不喜,听起来很平静。
“谢万岁!”方从哲领衔谢恩,撑地起身。接着,走到案前捧起那卷带了策题的敕谕,转身面向众人。与此同时,两位司礼太监也回到了先前的位置等待宣谕。
一般来说,策题往往先由内阁大学士等人拟定数道,随后让司礼太监送到皇帝面前。皇帝会当场选出一道,并令内侍印刷出相应的份数试卷,而内阁只会收到一份密封的策题。策题将在皇帝决定读卷官的人选之后被解封,由内阁拟成正式的敕谕,并在殿试当天交给礼部堂官,再由礼部堂官摆到考案上。
方从哲清了清嗓子,念诵道:
“朕惟自古帝王,所为搏挽乾坤,匡扶世运者,靡不于文武二柄为兢兢。《书》赞帝尧乃武乃文,盖全德兼焉。而舜曰文明,禹曰文命,汤曰圣武,周之文谟武烈,各标其一。之数圣人岂于持世导民有偏指邪,毋其于中有交相为用者欤?夫阴阳、柔刚、仁义,自有天地而来,至于今不可废也。”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首辟区夏,成祖文皇帝载奠邦家,并提一剑驭军,而文治光昭于云汉,揭六经训俗,而灵爽震叠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