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任司徒,一次性便将董卓丶郭典等一大堆受牵连免职的官员全都徵辟为司徒掾。
有了袁隗当靠山之后,郭典和董卓便顺风顺水。
此后郭典历任司徒掾丶青州刺史,巨鹿太守,一路平步青云。
董卓历任司徒掾丶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轨迹与郭典完全同步。
其实袁隗门下招揽的顶级打手全都是这样三级跳的,几年就能做到两千石。
这升官速度,哪个官员不想投袁隗?
而且袁家不怕党锢,也不受党锢限制,中常侍袁赦在宫内辈分极高,而袁赦与袁隗是同宗兄弟——只有袁家能在党锢最盛的时期大肆徵辟牵连罢官之人。
不方便当官可以做门下属吏,连吏都不方便的,还可以作为门客,反正袁赦能让袁家门客不会轻易落罪,袁绍之前乾的也是这个活。
说得直接一点,袁家收揽徵辟的人,很多都是对天子不满的曾经落罪的官员,而且大多是有本事的。
袁家之所以强横,不是因为四世三公,而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操盘。
宫里有太监配合,朝中有高官庇护,门下有对天子不满的官员当打手,在野有党人清议扬名,族内嫡支个个两千石,庶出旁支一直蓄养死士……
无论各方势力如何争斗,无论谁胜谁负,对袁家而言都是能够获利的机缘。
这种四面逢源,才是豪门世代传继的根本。
那些对天子不满的,对太监不满的,对外戚不满的,士人或土豪,亦或是寒门出身的边将,都会因此汇聚到唯一安全的袁氏门下。
是因为袁家连续几代人都在这麽做,几头通吃,一直在斗争中屹立不倒,所以他们才是士族领袖,所以他们才会四世三公。
倒果为因,才是答案。
这种士族领袖,天下名门,本来就是能号令天下的。
他们唯一无法直接号令的只有天子。
所以,他们会挟天下以令天子——截漕运丶断道路丶控制粮食丶掌握州郡丶拉拢将领……都是如此。
而所谓名门……
就是先找一个高尚的名头,编个伟大的故事,用各种礼制加以包装,然后广为传颂,使某个家族获得极高的名望。
随后以名望蛊惑门下,以控制舆论相互邀名来控制人的前途,以节义之名诱使人传人,以忠孝之名使人无法背离,以礼制之名操控人的生死与行为——直到掌控各个州郡,直到没人敢与他们以名相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