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再追击张纯,也没了讨逆的名义。
而公基稠压根没接受什麽调解,他根本就不敢见刘备,跑去了右北平和刘政一起接收矿山去了..
很显然,他怕刘备。
他怕自己落得和郭勋一样的下场。
他也知道刘备干得出来。
或许正是因为他和刘政都怕,所以他们才会同时举告刘备。
而且,刘政甚至还告到了卢植那里,说宗员被刘备劫持,祸乱幽州,请卢植约束。
若只是和公綦稠以及刘政扯皮,刘备虽说不能追击张纯,但也不怕落罪,所以刘备仍在安置矿奴。
但不久后,卢植似乎真的信了刘政的举告,派了使者持节来到蓟县,勒令宗员迅速平复幽州之乱,勒令刘备立刻赴巨鹿郡广宗县随军讨伐张角。
卢植是讨伐黄币的主将,若是抗命不遵,确实会被视为谋逆。
宗员要自保,要平复幽州,那当然不能再开战,而且也不能将张纯定性为乱贼,否则宗员大概真会被劫持的刘备走后,宗员身边只有鲜于辅可用,便只能自守于蓟县,让鲜于辅驻于昌平防备张纯刘备知道卢植对自己本就没什麽好印象,前任浪哥留下的后遗症依然在持续,便只得领军南下。
这次同样只带了一千兵力,家里必须留够部队,以防张纯报复。
其实刘备还是得到了些好处的,他从张纯那里弄回了五千青壮一一其它青壮被安置在了广阳。
广宗。
卢植其实不太相信刘备会挟持宗员,但同样也不相信刘备是什麽善人。
原本卢植与刘备没多少交际,事实上他在将刘备开革出门之前都不怎麽认识这个门生他门下弟子很多,刘备当时也不爱读书,成天在外鬼混,只是个附名的门生,不是亲传弟子。
是袁绍跑来说此人抢劫商旅,败坏门风,让卢植自行处理,卢植才对刘备有了印象。
袁绍提醒卢植门下有败类,并且不以罪名处理其门徒,以免卢植污了名声,让卢植自行处理,这对卢植而言是很大的善意。
而卢植对刘备.当然是没什麽好印象的这种印象原本在刘备借卢家的地皮安置流民时有所改观,但人的第一印象很难改变。
因此,当刘政举告刘备挟持宗员丶蓄养死士丶聚众谋逆丶钞掠士族等事的时候,卢植虽说不全信,但还是觉得刘备可能做得出来其中某些部分一一比如交结匪类或钞掠毕竟刘备以前确实干过,证据确凿。
见到刘备老老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