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掌握美好的解释权,为民请命,教百姓做人。但最后他们被坚船利炮打败,士大夫就很难再说我代表美好了。
\n
输掉的美好可一点也不美好。
\n
大家要的是我的美好在你之上,是要赢。
\n
所以理论最后还是需要物质层面的胜利才能坚持,就算是唯心的宗教也是需要用胜利做基础的。
\n
物质上的比拼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国家,嘴上说得再好听,大家也不信他们美好。
\n
乞丐说自己手里有价值连城的宝石,和富豪说自己手里有价值连城的宝石,大家肯定相信后者。乞丐说自己知道怎么美好,富豪说我知道怎么美好,大家肯定也相信后者。
\n
所以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因为大家都愿意相信物质丰富的人,把资源集中到富豪身上,相信自己也可以更美好。
\n
贵族的礼就是最早的以物质定义美好的阶级。不过很快他们就遇到了挑战者,宗教。
\n
不管信不信宗教的神仙,但通过宗教逼迫贵族给钱还是很灵的,宗教会收税,一定程度上将贵族的税分给活不下去的信徒。
\n
所以东大的农民起义,很多都是以宗教为核心的。早期的太平道、后来的明教、白莲教、太平天国等等。都是以宗教团结大家,去抢大户。
\n
宗教会告诉大家一个不同于物质的美好标准,告诉大家物质会让人为富不仁,所以要重拳出击。
\n
就算到了工业革命之后,也一样会互相对抗,互相争抢。比如人权,我有人权,你没有人权,我就要制裁你。
\n
那么问题来了,制裁能让别人获得人权吗?就好像乞丐没钱,富豪有钱,于是富豪要隔离乞丐,隔离能让乞丐富有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