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有道先生救起了吧?”少姝又问。
\n
“是啊,”花穆接口道,“我见它上了船,越发恼怒了,拼了命也要抢回手来。于是楞头楞脑地再次扑食,不想被有道先生以袖拂开了,我眼前一黑,便掉落在船舷边上,旁人乘机捉住我,结结实实给捆住了,说什么很少有见这么大的水禽,立时就要炖煮。”
\n
这回轮到白荣幸灾乐祸,低头耸肩,笑个不停。
\n
“结果呢,”花穆脸上浮现出浓重的追思,“经有道先生一番劝善相告,我被那些人解绑放回,总算是躲过此劫,得以逃出生天了。”
\n
“先生的仁善之心,可达上天,他取来药为我仔细敷好,也将我放归水中。”白荣念念不忘。
\n
“那你们是什么时候为先生做书童的?”少姝觉得这几乎顺理成章,就像赵成说的狐仙一般修为艰难,似这般有灵性的异类,但凡得了人身,会愈加潜心修学研经,甚或为人采药治病,从不作恶。
\n
“在那之后,我们立定心意跋山涉水去追随先生。”白荣言简意赅。
\n
“你们……结伴?”少姝怀疑的目光在二者之间游移不定。
\n
“当然不是心甘情愿结伴的,谁叫我们都是要寻先生呢,”花穆无奈道,“撞不上更好,撞上了免不了又是一通掰扯罢了。”
\n
少姝觉得好笑,只是不发声。
\n
“是啊,先生离开界休四处周游,行踪飘忽,往往是他前脚离开,我们才后脚赶到,但得亏没有懈气,终于在涂经洛阳时追上了先生。我们看到了他,在‘石经’前与太学生们婉婉清谈,登时激动得泪流满面,追上去跟先生说肯我们也是界休人氏,在此地投亲求学无门,先生心生恻隐,答允收留左右,从此我们便以书童自居了,一边求学,一边侍奉。”
\n
(石经:即《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