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一个平衡点,就需要知道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到底有多强。
我们才好去安排今年的工作,各地到底要加多少观测站,观测站要怎麽布置。」
其实华国此时的观测站点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密度分布不均匀。
东部地区的密度是0.05到0.1个/万平方公里,而西部远低于这个数据。
「所以能不能麻烦问下计算中心的同志们,到底他的计算能力能做到什麽水平。
最好是有个量化标准,比如说在四个小时内他们最多能够做完行列数是多少的矩阵运算。」涂长望恳求道。
郭院长听完后知道这是刚需,他说:「你稍等我一会,我去帮你问问。」
没过一会,郭院长就回到办公室,说:「阿美莉卡的计算机能做到什麽程度,我们就能做到什麽程度。
但是你注意保密,这个事情别对外说。」
听完后涂长望大致知道了,「好,多谢郭院长。
这下我就清楚了。」
郭院长接着说:「其实我推荐你们最好和其他部门合作。
不一定非得专门建气象观测站,其他部门也能配合帮助你们进行观测的。
像地方企业丶地方政府之类的机构。」
涂长望点头:「好,我会考虑。」
他在回去路上一直絮絮叨叨,内心萌生了无数想法。
不仅激动于气象局能够为全国民众提供更准确的预测,能够为农业生产起到更大作用,同时也是为华国在计算机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而感到由衷高兴和自豪。
回到气象局之后,他只找了核心的科学家,然后大致说了下,他们后续的气象预测工作要全面对标阿美莉卡。
这时候叶笃正说:
「其实阿美莉卡的气象观测站并没有比我们多多少。
他们一共也就300个一级气象站。
但他们多出了一个叫做志愿站点的东西,他们通过一个叫COOP网络的机构,建了超过5000个志愿站点,用于观测气象数据。
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能借鉴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
叶笃正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对阿美莉卡的气象观测情况很了解。
尽管他是50年回国的,但他仍然能从学术期刊上一窥阿美莉卡在这方面的进展。
学术期刊上自然不会有详细数据,但他可以根据他当年在阿美莉卡了解到的情况,结合自己所学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