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陛下在世时虽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其实对其为人并不满意,曾露出另立太子的想法,最终为大臣劝阻。”
\n
“我们后世结合陛下临终前给予朱棣的重大兵权,揣测陛下可能曾想改立朱棣为太子。”
\n
“这般情况下,建文帝登基后选择削藩就很正常了——这种种情况,估计让他寝食难安。”
\n
说到这里,刘宽又停下了。
\n
他想给朱元璋思考的时间。
\n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元璋从乞丐至开国皇帝,固然属于传奇,但一生也犯过不少错误。
\n
在刘宽看来,靖难之役的产生,朱元璋是要负重大责任的。
\n
只见朱元璋一时无言,脸色却明显变得难看。
\n
显然,他也意识到,建文帝削藩进而引出后面的老朱家同室操戈之事,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n
朱标也忍不住半是劝谏、半是安慰地道:“父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n
儿子的话让朱元璋有点受不住,他没好气地道:“咱知道,不用你来说!刘公子,你继续讲!”
\n
刘宽笑了笑,道:“藩王虽然势大,但以建文帝当时的实力,其实是可以实现削藩的。”
\n
“可惜他本人年轻不成熟不说,身边聚集的还是一帮不靠谱的儒生。这个团队在削藩之事上屡出昏招,最终给了朱棣机会。”
\n
“按常理来讲,建文帝在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削藩应该先难后易,以雷霆手段,直接拿下朱棣等几位他最忌惮的塞王。”
\n
“然而建文帝却选择了先易后难,捡软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