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屈辱忍耐,不知道还好,若是知道,这如何能忍下去。
伏子厚也知道李渊、刘文静等人内心的忌惮,可就是言语里面说的,只要南下取得长安,面对突厥的是太原。
宫殿内。
裴寂、刘文静、窦琮等人,听到伏子厚的话,全都沉默下来,面露思索。
“子厚之言虽高瞻远瞩,然眼下突厥、刘武周已成合围之势!若南下途中稍有差错,我等进退失据,何谈法令?”
裴寂轻声说道,随后看向李渊。
“唐公根基在太原,以裴寂看来,当步步为营,断不可孤注一掷!”
裴寂主打的就是一个求稳,比起伏子厚的格局、畅谈天下,裴寂更倾向强调眼下的威胁,认为结盟是确保后方安全的必要手段。
“臣也觉得,刘大人、裴大人言之有理,两月内克长安,乃子厚之言,尚无依据,宋老生虽莽,却手持重兵,霍邑天险若无法速破,突厥、刘武周趁虚南下,我等粮道断绝,恐全军覆没!”
窦琮想了想,也赞同与突厥结盟,言语间并不赞同伏子厚对南下速度的预估。
在窦琮看来这是数万人生死攸关的事情,不能仅凭伏子厚的推断而行事。
随着裴寂、窦琮的话音落下。
李世民这时候看向众人。
“世民赞同子厚观点,突厥所求非盟,乃中原永裂!今父亲以废昏立明,号令天下,若与突厥合盟,消息一出,关中义士必疑父亲为刘武周之流,何人归心?唯有法令之道,乃父亲佐社稷之信!”
李世民开口说道,随后看向父亲李渊。
“父亲,宋老生有勇无谋,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