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铁锅、搪瓷盆、毛线、蚊帐等。
\n
因生产数量不足,供不应求,从六十年代开始对城镇居民实行凭票供应。
\n
政府发行了日用工业品购货券,也叫工业券。
\n
当时,买一辆自行车需工业券12张、缝纫机需8张、手表需5张、搪瓷脸盆需半张。
\n
这在当时黑市交易工业券的价格,是一张工业券卖2元多。
\n
所以,先不说铁锅,也不说工业券,只是说钱就有点贵。
\n
就说结构更加简单的薄铁筒锅,这个时期小号的就要两块钱。
\n
就算是和面的一只直径三十九厘米的面盆,也需要两块五毛八。
\n
秦军记得,他们当地四十九厘米直径的常用铁锅,好像是需要工业券两张,这还是因为当地有一个地方是产铁锅的。
\n
至于价格,好像是三块八一口。
\n
现在的成品钢材好像才三毛一斤,而一口四十九厘米直径的铁锅,才用三点三斤铁。
\n
废铁现在农村才多少钱一斤?给个三五分钱就能收到啊!
\n
就算按照钢材的价格来计算,一斤三毛,使用三点三斤钢材,一口铁锅的成本也不过是一块钱。
\n
而制作一口铁锅的成本有多少?算上人工,算上煤炭、工具的消耗,也才多少?
\n
毕竟生产的越多,成本摊薄的越低。
\n
这么算起来,就算他手搓一口铁锅,成本都用不了一块钱。
\n
这么点成本,卖四块钱一口,不要工业券,那还不卖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