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能够继承皇位,依靠的就是武信。
武信就像一座坚实的靠山,凭藉着自己的威望丶扶持着他一步步登上皇位。
而如今,往後要执掌大隋这片广袤的江山,依旧少不了武信的帮助。
“先让陛下安葬吧。”
武信皱着眉头说道。
如今天气渐渐转暖,他深知这种气候条件下尸体容易出现问题,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杨广的尸身遭受任何损害。
“好。”杨侑回答道。
其实,在接到杨广去世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未雨绸缪,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这是自己作为皇帝的责任,也是对祖父最後的孝道。
所以当武信发话之後,那早已准备就绪的安葬队伍立刻着手进行相关事宜。
尽管杨广执政前期确实存在诸多争议,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让百姓苦不堪言,朝堂上下也颇有微词。
但是,自从罪己诏之後,情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大隋的赋税政策得到了极大的调整,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生活开始逐渐好转。
在民生方面,杨广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诸如兴修水利丶改善灌溉设施等,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也是後来百姓心中对杨广的怨气逐渐消散,并且对他极为推崇的主要原因。
改革科举,打压士族,让朝廷的官员选拔不再局限於中上层,给了底层人的机会。
在新的农作物种子推广这件事情上,武信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新的农作物产量高丶适应性强,解决了大隋百姓的温饱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之下,杨广逐渐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一代圣君。
对外方面,大隋的兵马在杨广的统治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所到之处,无不横扫异族。
大隋的疆域不断扩大,威名远扬。
在历代帝王的开疆拓土之功中,杨广凭藉着其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和大隋强大的军事力量,当之无愧地位居於首位。
在武信不遗馀力的推动之下,杨广的谥号最终得以确定下来,为武帝。
从此,他将被尊称为大隋武帝。
这个谥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它蕴含着对杨广一生的高度概括与评价。
而在庙号的选择上,大隋遵循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