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未来一两个月内,赵子称等于是在姑苏县一个人说了算,一把手二把手暂时都是他自己,都没有副手掣肘。他可以做的事情也因此多了不少。
当然了,作为附郭县,哪怕一二把手集权,其实影响也有限,上面还有知州、通判,甚至应奉局盯着呢。
李知县走后的最初两三天,赵子称就抓紧时机,废寝忘食,搞了很多利于他将来备战的小动作小部署。
而说完了利的方面,弊的方面也同样很明显,而且是之前赵子称没有意料到的。
那就是县衙内,乃至整个姑苏官场上,关于他的流言蜚语、一些不利于他名声的说法,也开始渐渐流传。这种流传并没有任何人授意,纯粹是所有人自发传播的。
“没想到赵县丞去年看上去那么为国为民,不贪不占,原来都是演的。”
“他居然那么急着上任,急着让李知县尽快走,他好大权独揽。”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去年徭役劝课农桑的钱粮,都是募捐而来,一点都没强行加苛捐杂税,现在总算熬出头了,却不知要如何变本加厉赚回来,唉。”
说这些话的人,有县中各房的普通小吏,也有其他各色人等,都是背着赵子称私下里偷偷聊的。但他们不知道赵子称自从习武之后,耳聪目明,听觉也特别灵敏,所以好几次隔着一进院落都能听到外面的人窃窃私语。
人家私下里说,给赵子称留了面子,赵子称也不好公开喝破,那样反而会闹大,而且人言可畏,法不责众,他也只能暂时先稳一手,假装不知道。
但他内心的郁闷,却是非常沉重。
“唉,看来还是官场经验不足了,我只是想尽快无人掣肘地好好做事,全力备战。没想到落在那些愚夫眼中,只要是官员不计代价急于上任,就会形成‘此人就是想尽快开贪’的刻板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