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赵子称不由短暂地面露难色,但好在他刚才听说梁师成来视察,内心就已经有所预料,提前打腹稿准备过了。
此时此刻,他也不容多想,就随便找了一首后人写景、咏怀北宋劳民伤财教训的诗词,略微改掉一些抨击过狠的字眼,吟了出来。
“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天下何处非王土,补天何必问瀛洲?”
赵子称仓促吟就的这首诗,其实质量并不太好,而且抨击的意味太明显。但他也是没办法,一来这是严格的命题作文,必须跟艮岳搭上边,后人绝大多数写景咏志的诗都用不了。
赵子称能记得的这首,是后人抨击宋徽宗大兴土木、导致北宋亡国的,原诗还要狠,后两句说的是“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赵子称硬生生掐掉了那两句,改成委婉地说“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要看天下盛景,又何必非要强行劳民伤财搬到家门口呢”。
他敢当着梁师成的面这样吟诵,一来也是觉得自己的针砭时弊已经委婉了许多,其次自己终究是私下里说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并不针对梁师成。
三来么也是赵子称不想落下阿附梁师成或朱勔的恶名,加上他知道梁师成是个标榜自己嗜好文学的人,私下里跟他这样说,对方应该也不至于立刻发飙。
而且赵子称是宗室身份,哪怕是旁支远亲,也多多少少有一层保护,不怕对方立刻发飙。而且如今又是皇帝刚刚严惩了国师林灵素的节骨眼,朝中众人都在观望“陛下到底会不会因此降低对崇道的投入”。
在风向未定之前,没人愿意贸然处理这种“谏言皇帝减少崇道投入”的言论的。
何况梁师成还要维护自己苏轼私生子的人设,但凡换了在蔡京或是王黼面前,赵子称就绝对不敢冒这个险了。
众人听完赵子称随口吟的诗后,氛围果然顿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