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行礼,赵子称也趁机飞快地观察了一下对方。梁师成皮肤白皙光滑,看起来居然比实际年龄还年轻不少,或许是身为宦官保养得法吧。赵佶身边那帮奸佞,还真是一个长得丑的都没有。
而一旁的杨志,只能是直接下跪行礼了。
梁师成见赵子称没有下拜,连作揖都不是大角度鞠躬的天揖,只是略微欠身,内心便先有几分不喜。不过梁师成看他衣着还算华贵、干净挺括,气度也不错,本着好文矫饰之心,也就没跟他计较。
梁师成此人,假装好文是出了名的。他母亲原是苏轼的小妾,后来被苏轼送人了,才生下他。梁师成一辈子便在那儿攀附放风声,说他母亲在被苏轼送走之前,就已有身孕,所以他其实是苏轼的私生子。
“你是何出身?既是读书人,怎会押运石纲?”
赵子称答道:“学生是宗室出身,曾为太学上舍生,两优候缺,回乡时不幸卷入贼人图谋石纲案,为自证清白,机缘巧合被朱应奉差遣。”
简明扼要几句话,要素很多,但却提纲挈领把问题都说清楚了。
反而是梁师成那边,脑子一下子有点转不过来,还被激起了好奇心,琢磨了好久,又反复向赵子称确认了几个细节问题,这才完全理解。
梁师成也不由得一下子被这个少年人的离奇经历给吸引了。
“你居然是秦王、英国公一脉之后?身为宗室,能靠自己本事在太学舍试考到两优,不简单,居然还文武双全,洞见细微,不容易,是个人才。
既有才学,今日又适逢其会,目睹了这艮岳盛景,可即兴赋诗词一首。”
梁师成以苏轼私生子自居,那是时时刻刻把爱好诗词的毛病写在脸上的。此刻见赵子称有才名又经历离奇,自然不肯放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