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赵子称外出游学那两年,自家田地缺人照料,农忙采桑时节,赵伯琦一家也经常过来帮忙。这次赵子称在县城里另外置业,就把乡下的田地都托付给赵伯琦一家管理。
赵家下一辈都是伯字辈,并且以玉/王字旁取名,所以这个“伯”字倒是跟长幼排行没有关系。
历史上赵子称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赵伯圭和赵伯琮,赵伯琮后来被过继成了宋孝宗,就改名赵昚,避免常用字被皇帝的名字避讳。
一行人沿着庄边的湖岸走着,眼前很快出现了一片作坊,烟雾腾腾的。
邓岳觉得不对劲,一连抛出几个疑问:“这不是去赵公子家的路吧?庄上看起来繁忙了不少,前面那排作坊是打铁的么?”
赵伯琦得意道:“客官真是眼尖,那排作坊正是六叔想的新营生,刚找了几十家佃户的女眷来帮工。
如今他白天都在那边,等他走后就让我帮着打点,我原先走南闯北做过点小买卖。客官是苏州来的豪客,以后也要多照顾咱的生意。”
宋朝商业繁荣,江南尤其昌盛。宗室子弟有旁支庶出的,家里不培养读书,很多都会选择做买卖。
“若有新奇好货,自然不成问题,却不知是做什么的?”邓岳满口答应。
他知道赵子称是自家主母和少主看重的人,赵家的生意自然要无条件照顾。
赵伯琦还没来得及解说,一行人已经到了工坊,赵子称刚好出来,迎头便撞见了。
邓岳和杨志连忙上前行礼,然后好奇地看着这烟雾缭绕的地方:“这是做什么的?”
赵子称指了指旁边那堆大锅和劳作的妇人们:“这是在煮鸭绒,就是让人收四里八乡的鸭毛来做绵袄和被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