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注意到刚刚李介宾问的那些问题,好奇问道:“你刚刚问的这些是......”
李介宾回答:“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中有讲如何分辨内伤、外伤。”
路天正继续问道:“那李东垣所谓的内伤与外伤就是这样辨别的吗?”
“差不多,中内有个内伤发热的病,这个就是李东垣的理论提出来的,只不过后来又加入了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思想。”
李介宾给这个患者开了个方子,这次用的是补中益气汤。
黄芪、甘草、党参、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白术......
路天正发现李介宾用药一个习惯,他如果是用经方或者名方,很少有大改。
李介宾这次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加了蔓荆子、川芎、黄连、豆蔻、山药。
还记得开始的时候,路天正还会为了泄泻是寒是热而纠结。
现在他明白了,是之前学经方的时候,自己太狭隘了,寒也泻,热也泻,并没有说有一个方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李介宾还在一旁继续为路天正讲解道:“方子不管是经方,或者是时方,既然选了,那么就以此为骨,这是总的方针,而所谓加减则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而言的,所以无论是张仲景或者后世医家,在书中方后的加减应用都能看出其用药习惯,这也是最好总结的用药之法。”
“如李东垣,心下痞闷,加黄连;
胃脘痛,减寒凉药,加草豆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