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正如其名,名义上属国家所有,实际由地方官府支配,包括未开垦的荒地、山林、池泽等,由各地的官府雇佣百姓、派遣罪犯进行耕作,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保障地方官府正常运转的公库,但这部分土地也是需要由当地官府缴纳赋税上缴至国库的。
通常公田除了被世家豪门与贪官污吏侵占外,多用于作为食邑、军功授田的赏赐,或是假民公田。
假民公田是孝章皇帝创立的一种制度,是安置失去土地的流民的手段。
孝章皇帝面对多次天灾,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嘿,既然每当发生天灾之时,世家豪门就会低价购入百姓土地,将百姓变为他们的佃户,那为什么他这个皇帝不能将百姓变成自己的佃户?
这天下,难道还有比天子拥有的土地都多的世家豪门嘛!
于是孝章皇帝下诏要求地方官府将空闲的公田暂借给流民耕种,并提供种子、口粮、耕具,租借耕牛,在最初的三年或五年内免除农民租税负担。
嗯……说白了也就是,让失去土地的流民成为天子的佃户。
等免税期过后,这些农民还是需要向朝廷缴纳极高的田租,这份田租则被称为“假税”,占据农民一年收入的四成,若是租借了朝廷的耕牛则还需要额外缴纳另一笔租借费用,当初的由朝廷发放的种子、口粮也必须偿还。
其三,则是官田。
尽管官田与公田听上去是一回事,实际上治理方式、作用也是一致的!
区别在于,官田实际上是作为少府所掌控,分遣官吏前往各处官田管辖,也就是所得不必缴纳赋税,直入天子内帑,有时也会作为对立功军士的赏赐。
耕种官田的,也都是官奴、罪犯,以及由少府钱雇佣的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