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州纺锤镇。
连整日在田间地头侍弄庄家的老农都瞧出了近些日子边境似乎怕是要有啥大事儿要发生。河西走廊一直都是东西商道要地,旧唐时为经略使安渡山驻兵统辖,启元兴兵取旧唐代之,兵线从南诏一直延伸,最后围都城太安五天五夜旧,唐后主自刎宫中。北疆趁机夺取辽东,骑兵南下在西河州受阻没能再往前半步,全是靠了经略使安渡山调兵遣将把西河边境捶打的跟铁桶一般。
安稳了北境的局势回过身却发现旧唐已经灰飞烟灭。再后来就只知道安渡山连同整个西河州都给划进了北疆的版图,经略使摇身一变成了北疆的南院大王。
中原人皆称安渡山为两姓奴,西河州军民却依旧习惯管安渡山叫经略使大人或者大将军。
就比如只会在庄稼地里刨食儿的老农,他才不管什么外人怎么说,两姓奴也好几姓奴也好,跟他一个老实的庄稼人有啥关系,咱这辈子能安安稳稳的有饭吃有媳妇儿娶有儿子生,到了老了能葬在自家的坟地里,这不就是顶天的道理。自打爷爷辈就长在西河,以后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会长在西河,虽然没见过那位经略使大人长啥样,但起码他没让咱家人背井离乡。至于西河是北疆的还是旧唐的,现在看来都不重要了,西河就是西河。
纺锤镇从地图上看像是个竖起来的纺锤,因此才得名纺锤镇。这里其实更像是一把顿刀子嵌进启元的边防线。如果两国开战毫无疑问这里会成为启元最先攻击的目标,所以平日里纺锤镇驻兵最多,巡防最密,盘查最严。
近些天更是有边军不断被调过来,纺锤镇一下子倒显得有些拥挤。
这一天又有一队快马入城,领队一骑不穿甲胄,平常布衣只在腰间挂了一柄双手剑,入城后一队人马径直奔向校尉府。
校尉府的管家几天前就知道了日子,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